武唐_目錄、序章
目錄
本書回目皆取自《唐太宗李世民詩選》
序 章 渭水之盟
第一章 建章歡賞夕・二八盡妖妍 《帝京篇十首》
第二章 防身豈乏智・殉命有餘忠 《傷遼東戰亡》
第三章 世途亟流易・人事殊今昔 《經破薛舉戰地》
第四章 不似秦樓上・吹簫空學仙 《三層閣上置音聲》
第五章 搴幌玩琴書・開軒引雲霧 《帝京篇十首》
第六章 未展六奇術・先虧一簣功 《傷遼東戰亡》
第七章 勞歌大風曲・威加四海清 《詠風》
第八章 結伴戲方塘・攜手上雕航 《采芙蓉》
第九章 弱齡逢運改・提劍郁匡時 《幸武功慶善宮》
第十章 望望情何極・浪浪淚空泫 《望送魏徵葬》
第十一章 翻似天池裡・騰波龍種生 《詠飲馬》
第十二章 急管韻朱弦・清歌凝白雪 《帝京篇十首》
第十三章 寒沙連騎跡・朔吹斷邊聲 《飲馬長城窟行》
第十四章 駐蹕俯九都・停觀妖氛滅 《遼城望月》
第十五章 寒心睹肉林・飛魄看沉湎 《賦尚書》
附錄: 大唐.武唐 年紀對照表
序 章 渭水之盟
隋末年間,天下大亂,北方外族趁機崛起,中原群雄面臨了內憂外患的困境,不得不向突厥臣服納貢。直到大唐立國,突厥仍仗著兵馬強盛,連年侵擾中原、肆意掠奪,以至邊境百姓飽受戰火荼毒。
唐武德九年八月甲子日,唐太祖李淵禪位,秦王李世民歷經玄武門之變後,終於繼承大統,是為唐太宗,年號貞觀。
突厥可汗頡利得知消息,不願中原從此興盛,先派使節執失思力向李世民耀武揚威,又命俟斤阿史德烏沒啜率領一萬兵馬做先鋒部隊,襲擊涇陽,好刺探唐軍虛實。[1]
頡利自己則帶著突利小可汗、鐵勒族首領契苾何力,統帥二十萬大軍一路南下,先攻取涇州、挺進武功,最後逼近關中涇陽,這地方離大唐京師長安僅四十里路程。
中原歷經久戰,長安城中兵力空虛,只有數萬,卻遭遇二十萬突厥大軍壓境,京畿一時戒嚴、人心惶惶。李世民初登大位,為免示敵以弱,先扣押突厥使節,又親自率領長孫無忌、蕭瑀、房玄齡、侯君集、段志玄、高士廉六人前往渭水便橋,與大敵談判。
⿻
天地蒼茫、秋風蕭然,煙波江上瀰漫著一觸即發的肅寒戰意。
突厥大軍陳列於渭水北岸,金狼旗纛飄飄如雲霓,一望無盡,可汗令旗一旦揮下,千萬鐵蹄即將踏破唐闕江山。
一橋之隔的彼岸,只有七騎唐軍凜凜對峙,意圖阻擋這強大的漠北雄獅入侵……
⿻
「阿史那咄苾!」李世民一聲雄壯大喊傳過滔滔江河,直達對岸,朗聲笑道:「你來得好!來得好!我們兄弟許久沒見面了!」他英姿煥然,昂坐於駿馬之上,緩緩策騎進入渭水橋中心。
突厥軍兵見大唐皇帝竟然一身輕裝,只帶了六名簡從就親臨前線,面對己方二十萬大軍,心中都不禁震懾佩服。
頡利心中頓時起疑:「李世民用兵神奇、戰功顯赫,才能一統中原,他見到我大軍壓境,竟如此歡喜,毫不懼怕,難道他早已埋伏重兵,就等我落入陷阱?」轉念又想:「但中原歷經長年爭戰,早已空虛疲乏,就算有再多兵馬,也只是一堆枯草,我倒看他如何應付!」
李世民笑道:「我這個做哥哥的才登上大位,你立刻就率領草原十八部前來朝賀,這份兄弟之情可真是深厚難得!」
其時李世民年約二十九,比起頡利可汗足足小了十九歲,卻以兄長自居,這是故意將大唐位置擺在突厥之上,以顯氣勢。
頡利如何忍得下這口氣,當即訓斥道:「從前你父親太原起兵時,自下於我突厥,你竟敢如此狂妄,長幼大小都不分!難怪我聽說你為了爭奪王位,鬧得大唐很不平靜,本大汗當然得來瞧瞧,倘若你真鬧得太過份,就該管束管束!」
李世民聽頡利以玄武門之變譏刺,心中不禁湧起一股憤怒感傷,這場血親殺戮雖是迫於情勢,卻成了他一生最大污點,也是最深刻的遺憾!
儘管他內心起了波瀾,面上仍不動聲色,目光炯炯微笑道:「你消息慢了些,也有些錯誤,那是許久前的一點家事罷了,實在不勞外人掛心!當初太祖起兵,是邀請突厥一起連兵進入京師,雙方談定:『財帛金寶歸於突厥、百姓土地歸於唐國公』,功成之後,始畢可汗得到了大批財寶,滿載回歸。中原在我君臣同心之下,也是國富民強、一片興盛,哪裡不平靜?昔日你我雙方都能遵守約定,這兄弟情誼才奠立下來,可是你每每進犯我邊境,違背盟約,不但在并州擄走我百姓五千餘人,還侵掠朔州、太原,我始終顧念兄弟情誼,才一直容忍著,難道你真要做個背信棄義、遺臭千年之人?」
草原硬漢最佩服的就是勇者,突厥軍兵見李世民才只七人,竟敢咄咄訓斥大汗,這等氣勢風采,實在讓他們打從心底敬服,眼中不禁流露出仰慕神色。
頡利見屬下居然崇敬起對方首領,怒氣更盛,正要發作,李世民卻是語氣一緩,道:「咄苾,我們既然是好兄弟,你難得前來,我就介紹幾位隨我打天下、治天下的好朋友給你認識認識!」指了左後方一位冷峻剛毅的文臣,道:「這是左僕射蕭瑀,他見識廣博,國典朝儀無不通曉,更難得的是他忠貞耿直,不可以厚利誘之,不可以刑戮懼之,就算被敵人捉了,也絕不會把軍事機宜吐露出來,乃真社稷之臣!咄苾,你手下有這種忠心人才嚒?」
頡利大聲說道:「我突厥勇士個個都是不怕死的好漢!」
李世民微微一笑,意有所指地說道:「真正忠心的臣屬非但要不怕死,更不能貪名逐利!」
頡利身旁立著一位面色赤潤、雙目精銳的黝黑大漢,正是突利小可汗,他雖不如頡利高大勇猛,心思卻機敏得多,低聲提醒道:「大汗,李世民話中帶刺,似有玄機,難道執失思力已被大唐收買,把我們的戰陣軍機都給洩露了?」
執失思力一向是頡利的心腹愛將,頡利堅定道:「執失思力最是忠心,不會的!」
李世民又指了右後方一人,道:「這是中書令房玄齡。」此人看來年逾四十,眼神清明豐潤,氣質沉穩內厚,向頡利微然致意。
李世民道:「昔年我打天下時,正是他運籌帷幄、掌管軍謀大事,秦王府能有這麼多英雄豪傑,都是他尋訪而來,大唐建立之後,更是他立章制典、安定社稷。今日我們兄弟見面,房中書早就將諸事打理得妥妥當當了。」
突利忍不住又道:「早就打理妥當?大汗,看來執失思力真是背叛我們了!」
頡利怒道:「別再說了!」
李世民指了第三人,此人年歲與他相當,但形貌清瘦斯文,神光內蘊,也向頡利微然致意,李世民道:「這是吏部尚書長孫無忌……」
頡利心中煩怒,一揮長弓大聲道:「這些拿筆的文人能做什麼?我們是馬上見英雄、刀下見真章!我突厥有二十萬個拿刀槍、射弓箭的英雄好漢,你長安城裡有嗎?莫說你長安城沒有——」他哈哈大笑道:「恐怕整個關中也找不出十萬個像樣的軍士!」
李世民精光一湛、不疾不徐地說道:「我原本不想拿兵戟對著遠道而來的客人,你既然想見識關中的英雄好漢,我就讓他們出來,希望別嚇著了突厥的弟兄們!」他手中令旗一揮,大片唐軍立刻列陣而出,盤據近處丘陵。
一名黑衫將軍手持雙鐗昂立眾兵前方,容貌雖白淨俊美,氣度卻是十足地英勇彪悍,神光精燦犀利,宛如隨時要撲出的猛虎。
李世民道:「秦瓊將軍長年隨我東征西討,每一戰都是孤身殺入千軍萬馬之中,取敵將首級猶如探囊取物!就說虎牢一戰,他率領三千五百騎兵對抗竇建德十餘萬大軍,他手持軍旗、縱橫馳騁,銳不可擋,從敵軍正面一直殺到敵軍後面,又從敵軍後面反殺回來,這麼來回衝殺個幾趟,就殺得竇軍蕩然無存!」他哈哈一笑道:「最後老竇也只能束手就擒!秦左衛的威勇名聲早已傳遍四海,咄苾,你雖然遠在北方,也應該有所聽聞,你突厥又有幾個這樣的將領,能以百敵萬?」
突厥軍兵不禁想道:「這將軍看來白淨斯文,想不到竟是大名鼎鼎的猛將秦瓊,他以三千五百騎就戰勝十餘萬竇軍,我們也只不過來了二十萬兵馬……」
頡利見眾軍氣勢怯弱,臉色一沉,正要開口喝斥,此時,刻近晌午,天空日光漸漸亮盛,驅散了煙波迷霧,只見遠處山頭佈滿了成千上萬的雪白營帳,綿延無盡,營帳前矗立著無數大唐旌旗,連成一片旗海,鼓動如波濤,實是盛大壯觀,頡利見了這浩浩軍威,也不禁微然變色。
營帳最前方,一名形貌樸厚的黑面大將手持馬槊,昂立山頂,不怒而威,如山石般半點也不動,因距離甚遠,突厥軍兵看不清楚此人面容,卻可感到他的騰騰殺氣,似乎才剛剛經歷一場大戰,身上戰袍還潑染著鮮血。
李世民笑道:「山頂上那位是我大唐涇州道行軍總管尉遲恭,也算你們的老朋友了!他在北邙山一戰,以五百騎大敗王世充數萬軍馬,也和你們在原州、朔州、隴州較量過,但這些都不算什麼,他最大的軍功卻是剛剛才建立的——」[2]
突厥先鋒軍襲擊涇陽時,頡利早已得到消息,知道大唐是派出尉遲恭迎戰阿史德烏沒啜,但想不到短短時刻,尉遲恭竟然出現在這裡,後方更是安紮得整整齊齊、一望無垠的軍帳,可見阿史德烏沒啜早已敗得一塌塗地。
頡利神情越來越難看,李世民卻像盯準獵物般深深盯著他,微笑道:「前幾日,不知從哪裡冒出一批蠻人賊子,從涇陽潛渡進來,想偷襲我京師,幸好執失思力前來我朝時,得知這個消息,他知道我們雙方結盟甚堅,又感念我朝熱忱款待,便一五一十告知。
尉遲總管立刻帶了一隊輕騎兵馬出去攔截那批蠻賊,我告訴尉遲總管:『你得要速戰速決,因為我咄苾兄弟快來了,他也是個軍馬上的大英雄,所謂英雄相惜,你一定要見見他!』尉遲總管說:『幾隻蠻賊而已,有什麼難打?陛下,您給我一點兒兵馬,不消一時半刻我就回來,不然陛下可以砍了我腦袋!』果然他趕得及回來和你相敘,連半刻也不耽誤。」
當突厥先鋒軍攻入涇陽時,李世民不顧眾臣反對,硬是下了一場豪賭,將長安城中大半兵馬全撥給尉遲恭,命他以最快速度取勝。尉遲恭本就勇武,如今帶了勝過敵人一倍的兵馬,自然神速破敵,不但斬下敵人首級逾千,更擒住突厥俟斤阿史德烏沒啜。
頡利想不到李世民如此大膽,竟會調走所有兵馬去對付突厥先鋒軍,卻只以七人和一座空城面對自己這二十萬正軍,他以為唐軍真如此強盛,心中既憤怒又後悔:「這幫蠢材總是探錯消息,說長安內亂,只有數萬兵馬守城,害本大汗這麼千里奔波,卻落入敵人包圍,這趟回去一定要砍下他們腦袋!」
但如果這麼空手回去,那是顏面掃地、威望無存,在虎視眈眈的草原十八部中,立刻會有人趁機奪取他大可汗的位子,頡利想道:「既然來了,我放手一搏,這一仗也未必會輸,就算敗了,總是條好漢,在各族中才站立得住!」
李世民知道突厥其實只是想劫掠財寶,並不想統治中原,更明白頡利心中顧慮,當即朗聲道:「突厥兄弟不辭千里前來朝賀,我這東道主怎能讓你空手而回?我要送你們糧食綢緞、金銀財寶、牛羊馬匹,比我們從前在豳州締結的盟約還要多得多!讓天下人都知道我們結盟堅如金石,倘若有人想搶你大可汗的位子,得問過我這大唐皇帝同不同意!」他不待頡利猶豫,又喊道:「來人!把東西呈上!」
後方房玄齡宣念詔書,文詔中盡是要送給突厥的財寶,遠遠勝過頡利和突厥軍兵的想像,眾兵都想:「倘若雙方打了起來,我們也未必能搶到這麼多財寶!」這念頭一起,哪裡還有鬥志?眼中都煥發著貪婪的光芒,頡利一看這情狀,知道這一仗是打不得了,心中雖憤怒,卻也歡喜。
李世民朗聲道:「明日午時,我們就在這渭水橋斬白馬立約!」
頡利也宏聲道:「一言為定!」又傳令大軍後撤二十里紮營。
翌日,雙方斬白馬於渭水橋中,立下渭水之盟,在李世民的威嚇利誘之下,突厥終於退兵,隨之而來的大唐朝臣都鬆了一口氣,心中更加佩服這位初登大統的英主。
李世民卻是斂了對敵的豪氣英采,目光一沉,吩咐道:「你們回去吧!無忌,你陪朕走走。」
一班文臣依命令先行離開,只周範將軍帶著數百騎兵在稍遠處防守,李世民縱馬上了山崗,長孫無忌也趕緊策騎跟了過去。
長孫無忌的妹妹長孫無垢十三歲便嫁與李世民,其後冊封皇后,夫妻鶼鰈情深,因此長孫無忌不只是李世民的心腹朝臣,尚有國舅身分,更是年少時一起打天下的知交好友。
李世民遠眺江山,面色凝重、沉默無言。
長孫無忌謹慎的跟隨在側,他知道李世民雖然以過人的智慧與勇氣順利退敵,但如此訂約求和,必然感到屈辱,婉言道:「今日陛下出了一條險中求勝的奇計,先派尉遲將軍率領大半兵馬殲滅突厥先鋒,又命人在山頂上排列數千頂空營帳,讓頡利誤以為我們兵馬充裕,最後再送他們大批財寶,雖然國庫已空,但終究避免了一場戰禍浩劫,陛下應該歡喜才是。」
李世民指著遠處被突厥鐵蹄踐踏過的殘破房舍,怒道:「你瞧瞧!這大好河山被蹂躪成什麼樣子?朕的子民被欺侮成什麼樣子?今日國庫罄盡,才令他們退去,改日他們若再來,朕又要拿什麼去餵養這些虎狼?當初我們就是要天下太平,才起兵征戰,今日我已成為一國之君,卻只能眼睜睜看著百姓受這班蠻賊侵擾,流離失所、家破人亡!」
長孫無忌道:「這次突厥來得太快,各州軍馬來不及調回,京師才會陷入險境,但我們只是暫忍一口氣,以陛下之英才,相信不出五年,必能真正國富民強,到時就能一雪恥辱。」
「三年!」李世民雙目精光湛射,冷聲道:「朕的恥辱可以忍,但朕的百姓等不了五年!」他揚起長刀,直插入土,道:「我李世民在此立誓,三年就要收服北胡!」
長孫無忌知道他言出必踐,微笑道:「陛下金口一開,天下百姓有福了!」
李世民沉聲道:「外敵進犯並不可怕,怕的是邊境稍安,居高位者就鬆懈懶散、只圖享樂。就像頡利生性貪婪,我今日送財寶給他,不只為了求和退兵,更要他享受富逸、日漸驕惰,走向敗亡,這就是『將欲取之,必固與之』。」
長孫無忌心悅誠服道:「眾人都說這是恥辱,但陛下如此深謀遠慮,又堅忍剛毅、不畏人言,其智勇當真是凡人所不及。」
李世民道:「但從此刻起,我們更要勵精圖治,你傳令下去,將士們每日都要到『顯德殿』前練武,平日我就做督軍,教他們習武射箭;戰時我就是將帥,率領他們抵抗這批蠻夷!」
長孫無忌道:「如今天下初定,萬事都需陛下治理,帶兵習武這事,臣倒有一建言,靈州道行軍總管李靖一向善於軍事戰陣,對突厥又十分有經驗,可擔此大任。」
李世民笑道:「你倒會指派!」
長孫無忌微笑道:「那是因為陛下有識人之明、馭將之能、容才之大量,不像漢祖劉邦畏懼功臣名將,臣才敢放肆建言,我大唐也因此上下一心。」
李世民道:「李靖曾以三千騎兵喋血虜庭、收取定襄,歷代名將有哪個能比得上?他確實是掃蕩突厥的不二人選!」微一沉思,又道:「那就讓他先任刑部尚書,並錄前後功績,賞賜實封四百戶,然後轉任兵部尚書,待時機成熟,就給頡利一個迎頭痛擊,以洗刷這渭水恥辱!」
長孫無忌微笑行禮,道:「臣就先代李將軍謝過陛下恩典。」
李世民露出一抹深意微笑,道:「史有明鑒,要讓一個君王敗亡,有兩把利刃,一是縱情享樂,另一個就是奸佞圍繞,頡利身邊若沒有這樣的小人,咱們不妨送一個給他!」
長孫無忌笑道:「臣心中有一人選可勝任佞臣職務。」
李世民道:「誰?」
長孫無忌道:「趙德言!此人學識豐富,但鑽營貪利,很符合陛下期望。」
兩君臣不禁相視大笑。
李世民凝望著這片殘破的山河許久,嘆道:「幾場戰禍下來,邊境又多了不少孤兒,你命人好好安頓他們。」
長孫無忌道:「陛下仁慈,臣必會安排妥當,但我有個主意,除了加緊訓練將士外,我們不妨從那些孤兒中挑選身體強壯、心思正直的男童從小訓練,將來好成為內宮最忠心的侍衛,他們無父無母、無牽無掛,又感念陛下大恩,必會忠心耿耿,以命相報。」
他微一思索,又勸道:「陛下勇猛善戰,天下皆知,但為了國家社稷,必需保重龍體才是,不能再像秦王時候,總是衝鋒陷陣,今日您獨自過橋去見大敵,雖然有威嚇作用,卻實在太危險了,倘若身邊有個武功厲害的貼身侍衛,總能多些保護。」
李世民點點頭道:「這主意不錯,順道也給幾個皇子挑選從小陪伴的侍衛。」他想了想又道:「要常伴君側,這些孩子必需性情忠貞、心思機敏、勇敢堅毅又武功高超,並不同於一般侍衛,誰能訓練這些孩子?」
長孫無忌道:「有個奇人或許可以教導這批孩子,是李先生的師父。」
李世民被勾起了興致,道:「朕會命人在山頂排列數千座空營帳,正是因為李淳風觀察天象,說這幾日早晨會起白霧,到了正午時分,雲霧便會消散,頡利忽然見到大軍陳列山頂,來不及細究之下,必會受到驚嚇。這李淳風年紀輕輕,推測天候半點不差,已是位奇人,想不到他還有個師父?」
長孫無忌道:「臣偶然遇見李先生,瞧他天文數算十分了得,才引薦給陛下效力,聽說他師父不只通曉天機,還能排設術陣,武功更是絕頂,只是化外仙人總是來去無蹤,臣並無福緣結識,這事還得請李淳風安排,就不知他師父肯不肯涉足紅塵、扛下擔子了。」
李世民笑道:「奇人輩出,真我大唐之幸也!」
..................................
【參考文獻】
《資治通鑒.卷第一百九十一.唐紀七》
武德九年。頡利、突利二可汗合兵十余萬騎寇涇州,進至武功,京師戒嚴。
上自出玄武門,與高士廉、房玄齡等立騎徑詣渭水上,與頡利隔水而語,責以負約。突厥大驚,皆下馬羅拜。俄而諸軍繼至,旌甲蔽野,頡利見執失思力不返,而上挺身輕出,軍容甚盛,有懼色。上麾諸軍使卻而布陳,獨留與頡利語。
[1] 俟斤:突厥部族首領、軍官名。
[2] 武德四年,尉遲敬德便曾擊退突厥。武德六年,突厥又侵犯原州,進攻朔州,右武侯大將軍李高遷被擊敗,尉遲敬德奉命帶兵救援。武德七年,突厥襲擾隴州,尉遲護軍再次奉命擊退突厥。